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“印象田园美丽乡村”暑期实践团把社会实践搬进红色教育基地,参加实践的同学们们近日来到浙江省余姚市的“红色通道”十六户村,开展实践活动。 作为姚西北平原上的一个红色堡垒村,十六户是曾经抗战时期余姚县政府的重要活动点之一,是名副其实的红色通道,伴随着讲解员的解说,实践团成员涌入一场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红色回忆。 对于年轻的实践队员来说,红色回忆大多都是通过这些陈列来唤醒的,在红色记忆馆里,我们沉浸在姚西北地区人民和革命的红色海洋,感受抗战时期人民的艰难困苦,通过观看红色讲坛,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当代幸福的来之不易,我们的创造精神、奋斗精神、团结精神、梦想精神由此汲取更为丰富的营养。 实践队员方怡文说:“来到红色通道纪念碑前,我感受到了我来碑下沉吟久,想见当年杀气腾的气场。在走访过程中流下的滴滴汗水不仅仅代表的是我们蓬勃的朝气,更代表着我们青年一代对党的衷心拥护和坚定立场。” 实践队员陈姿伊说:“投身于这片红色的土地中,我体会到棉农不畏强暴、积极抗争的英勇,感悟出谢飞等抗战烈士奋不顾身的决绝。红色传承在肩,烈日晒不化理想信念,在致知力行中我们彰显青年风范!” 图为“印象田园美丽乡村”实践队队员合影。实践队员 王柯霁 摄 潜心砺学,听取红色故事,感悟革命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。建党百年之际,浙师大美术学院的同学们发起的“印象田园美丽乡村”社会实践活动以十六户村为起点,踏上青年红色实践新征程,唱响青年红色信仰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